题赠吴国华钓台

君不见钓璜溪上白发翁,一竿西去追冥鸿。 田车同载非罴熊,鹰扬烈飞如飘风。 又不见羊裘石濑垂纶叟,爽槩凌天动星斗。 万乘故人亲访求,卧对銮舆忍回首。 圣贤遇合自有时,洁身乱伦非所知。 高风寥寥古已往,较然得失知者谁。 君有钓台临橘水,橘溪不与桐溪比。 收身欲摄渭老踪,笑抚长髯照清泚。 澄潭夜月秋光浮,撇波短艇沿汀洲。 长绳巨石不能系,飞帆片席归蓬丘。 巨钩沉饵牵九牛,一钓直掣金鳌头。 修鳞摆鬣浪山起,云鹏飞翻忽千里。 跨云凭翼上青冥,一点孤光厕箕尾。

译文:

你没看到那在磻溪垂钓的白发老翁姜子牙吗?他手持一竿钓竿,志在高远,如追随着高飞的鸿雁。后来周文王用田车把他载回,原来他就是那像熊罴一样的贤才。他辅佐武王,如雄鹰展翅般迅猛,气势如狂风般凌厉。 你也没看到披着羊裘在石濑边垂钓的严光吗?他那高洁的气概直上云霄,连天上的星斗都为之动容。光武帝这位故人亲自来寻访他,他却安然卧着,面对皇帝的车驾都能忍住不回头。 圣贤之间的相遇和合作自有其时机,那些在乱世中只顾洁身自好而违背伦理的做法,他们是不会去考虑的。古代那些高尚的风范早已远去,又有谁能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得失呢? 你有一座钓台面临着橘水,不过这橘溪可没法和桐江相比。你想要效仿姜子牙的踪迹,笑着抚摸长须,在清澈的水中映照自己的身影。 夜晚,清澈的潭水倒映着秋月的光辉,波光粼粼。你驾着短艇在汀洲边的水波上轻快地行驶。就算是长绳和巨石也无法束缚你自由的脚步,你驾着一片风帆,向着自己的归处——蓬丘驶去。 你抛下巨大的鱼钩和鱼饵,仿佛能牵动九头牛的力量,一钓下去就能钓起金鳌的头。钓到的大鱼摆动着鱼鳍和尾巴,激起如山般的波浪,如云飞鹏翻一般瞬间游出千里之遥。 你凭借着如同云朵和翅膀般的力量,飞上青天,那一点孤光就如同星宿一样,与箕宿、尾宿并列。
关于作者
宋代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