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吉老游金銮寺

荣名嗟何为,病木自生瘿。 彭殇一梦觉,乌用论久顷。 寄身渊明庐,翛然在人境。 卫生鄙樊雉,放浪任流梗。 相忘到形影,世累不须屏。 剉针聊自营,宁复事干请。 负暄有余燠,蓬鬓乱垂颈。 客来坐无毡,谁顾广文冷。 忽闻过吾门,冠屦不暇整。 邀我招提游,并辔相与骋。 僧关叩禅寂,未语心已领。 并游皆韩徒,辞刃淬锋颖。 多闻富如坻,吾方拾遗秉。 顾惭管窥陋,未睹豹文炳。 谬追俊游后,如渴得甘井。 愿从借金篦,为割眼中眚。 鼻端垩墁久,妙质愧非郢。 赓酬困诗律,恐坐杜陵㾪。 相携上层岗,出户畏深穽。 每虞参也鲁,跬步辄三省。 迟回月初上,云间挂金餠。 昏鸦鸣相呼,更觉林逾静。 湖光湛星汉,渺渺天水永。 归蹊暗尘土,回首失清景。 角声下谯门,归步怯修岭。 晚市人迹稀,青灯耿疏影。

译文:

唉,那虚荣的名声有什么用呢?就像生病的树木自己长出了树瘤。长寿的彭祖和早夭的殇子,在一场大梦醒来后,又何必去计较时间的长短呢。 我把自己寄托在像陶渊明那样的居所里,虽然身处尘世却能悠然自在。我鄙视像被关在樊笼里的野鸡那样去保养自身,宁愿像随波逐流的断梗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与形影都能相互忘却,世间的种种拖累根本不必刻意去摒弃。我就像用锉针自己调养身体一样,哪还会去干谒权贵、有所请求呢。 晒着太阳感觉很温暖,蓬松的头发凌乱地垂在脖颈。有客人来访,屋内连坐的毡子都没有,又有谁会在意我这像广文先生一样的清寒呢。 忽然听说你路过我的家门,我连帽子和鞋子都来不及整理。你邀我去金銮寺游玩,我们并驾齐驱,尽情驰骋。 我们叩开僧门,探寻禅寂的境界,还没说话,彼此的心就已经领会了。一同游玩的人都是像韩愈门徒那样有才华的人,他们言辞犀利,如同淬过锋刃的宝剑。 他们见识广博,知识丰富得像高丘一样,而我就像在拾取遗漏的谷穗。我惭愧自己见识短浅,就像从竹管里看东西一样,还没看到豹子身上那光彩的花纹。 我错误地追随在这些俊才之后游玩,就像口渴的人找到了甘甜的井水。我希望能从你们这里借得金篦,为我割去眼中的障碍。 我的鼻子上像涂了白垩一样有很多缺点,可惜我这资质不像郢人那样美好。我在和诗酬答时被诗律困住,担心会像杜甫那样陷入作诗的痴迷困境。 我们相互搀扶着登上高岗,出门时还害怕掉进深深的陷阱。我常常担心自己像曾参一样愚钝,每走一步都要多次反省。 我们徘徊着,月亮刚刚升起,像金饼一样挂在云间。昏鸦相互鸣叫着呼唤,更让人觉得树林格外幽静。 湖光中倒映着星河,水天相接,茫茫渺渺。回去的路上尘土昏暗,回头望去,那美景已经消失不见。 谯门上响起了号角声,我怯生生地迈着步子走在长长的山岭上。晚市上行人稀少,昏暗的灯光照着稀疏的影子。
关于作者
宋代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