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愚斋

结庐依林丘,回峰争盘纡。 下阚清池渊,凭轩数游鱼。 飞阁出云表,浮烟袭簪裾。 中有傲世士,脱略自谓愚。 高义轻籯金,贻谋有诗书。 青编富充宇,散秩罗琼琚。 鳞鳞壁间题,一一露珊瑚。 嗟予久昏塞,荒蹊少耘锄。 昌黎已隔世,将焉问夷涂。 道逢北山公,荷锸时与俱。 皎皎河曲叟,朋侪共欷歔。 高斋一来游,豁然心神舒。 篱东有余址,谁能薙榛芜。 结茅可容席,一瓢来此居。 寄谢陶彭泽,何必爱吾庐。

译文:

在山林山丘旁建造了一座房屋,周围回环的山峰相互争着盘绕曲折。 向下可以俯瞰清澈的池塘深渊,靠着轩窗能够细数水中游动的鱼儿。 高高的楼阁超出了云层之上,浮动的烟雾轻拂着我的衣帽。 这屋子里面住着一位傲世的贤士,他不拘小节,还自认为愚笨。 他看重高尚的道义,把成箱的钱财看得很轻,以诗书来为后代谋划。 满屋子都是丰富的书籍,零散的书册排列得如同美玉般整齐。 墙壁上密密麻麻题满了诗句,每一句都像珊瑚般珍贵夺目。 可叹我长久以来头脑昏聩闭塞,就像那荒芜的小路很少有人耕耘锄草。 像韩愈那样的贤才已经隔了好几个时代,我又能向谁去询问平坦的道路呢? 在路上遇到了北山公,我便和他扛着铁锹一起劳作。 那如河曲叟般高洁的人啊,和朋友们在一起时总会感慨叹息。 我来到这高斋一游,顿时觉得心境开阔,精神舒畅。 篱笆东边还有一块空地,谁能除去那里的杂草呢? 我想搭建一座能容下一张席子的茅屋,带着一瓢饮来到这里居住。 我要告诉陶渊明,又何必只钟情于自己的“吾庐”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