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屋枕荒陂,周回仅容席。 环堵异营窟,犹遗古风质。 功虽劳版筑,身自有余力。 依户凿圆窦,寒光度如璧。 户开迎温风,冬墐可栖息。 胡为栋宇丽,但免风雨阨。 安居自宽暇,见者徒逼仄。 寄言邻舍翁,各自适汝适。 慎勿慕华屋,浇漓非至德。
土屋
译文:
土屋紧挨着荒僻的山坡,屋内空间狭小,仅能容下一张席子。它那简陋的墙壁和一般营造的房屋不同,还保留着古时质朴的风格。建造这土屋虽然动用了版筑之法,花费了不少功夫,但居住者自己还是有余力来完成的。
在靠近门的地方凿出一个圆形的小孔,寒冷的月光透过小孔,就像一块璧玉一样洒落在屋内。房门敞开,迎接着温暖的风,到了冬天把屋子的缝隙塞好,就可以安稳地栖息。
为什么非要追求华丽的房屋呢?其实只要能免受风雨的困扰就足够了。居住在这土屋之中,内心安适自在,有宽裕的闲暇时光,那些见到土屋觉得简陋逼仄的人,不过是想法不同罢了。
我想对邻居的老人们说,每个人都去适应自己觉得舒适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要羡慕华丽的房屋,那种追求奢华、人情淡薄的风气可不是高尚的品德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