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闻雷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 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 尚觉云气昏,严飚弄寒威。 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向晚怒声息,霰雪交余辉。 凌寒山驿孤,持杯空自疑。

译文:

用土圭测量日影,已经显示太阳到了最南端,一年即将结束,新的轮回仿佛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 那新生的阳气正暗暗地在大地的脉络中涌动,曾经嚣张肆虐的阴寒之气渐渐微弱。 可眼前还是觉得云气昏暗不明,凛冽的狂风还在施展着它的寒冷威力。 突然,狂烈的雷声和急骤的雨点交织在一起,那声音就像喧闹的战鼓一般。 这异常的雷声让百虫误以为惊蛰已到,纷纷提前结束蛰伏,可这违背时令的举动,让它们的生存节律受到了损害。 到了傍晚时分,那愤怒般的雷声渐渐停息,天空中飘落的霰雪和残留的夕阳余晖相互交织。 我独自在寒冷的山间驿站中,显得格外孤寂,只能端起酒杯,满心疑惑却无人可解。
关于作者
宋代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