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纲久陵迟,国柄授权室。 中兴得英主,威明戒前失。 三公经邦手,吏事困精核。 功臣欲图全,犹不任以职。 矧兹故人分,义等天伦戚。 卓哉子陵心,秉哲固前识。 投身豢名爵,岂得枉寻尺。 万锺虽云富,樊雉非予匹。 石濑清且泚,苍崖耸而直。 投竿事幽寻,钓水鲜可食。 羊裘御冬温,衮绣未云益。 三旌屠羊肆,义在不吾易。 用舍各有趣,高风亘今昔。
严陵钓台
译文:
汉朝的纲纪长久以来逐渐衰败,国家的权柄落入了外戚手中。光武中兴,出现了英明的君主,他威严圣明,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三公本是治理国家的能手,却被繁琐的政务和精细的考核所困扰。对于功臣,君主为了让他们得以保全,尚且不让他们担任重要职务。
更何况严子陵和光武帝有着故旧的情分,情谊如同天伦之亲一般深厚。严子陵的心志真是卓异啊,他秉持着睿智,早就有先见之明。他不会投身于追逐名爵的行列,怎么能为了名利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呢。万钟的俸禄虽然丰厚,但被樊笼困住的野鸡可和他不能相提并论。
那石上的急流清澈见底,两岸的苍崖高耸笔直。严子陵抛下钓竿,沉醉于这清幽的探寻之中,钓上来的鱼足够充饥。他披着羊皮袄就能抵御冬日的寒冷,华丽的官服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就像那个拒绝三旌之位的屠羊人一样,严子陵坚守道义,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选择。
出仕和隐居各有各的乐趣,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从古至今都一直流传着。
关于作者
宋代 • 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