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晁补之 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 其二 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 其二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晁补之 长锥散子岩岩遍,短竹扶条岁岁添。 待得烹茶有松叶,不应更课木奴缣。 译文: 用长长的锥子把松子播撒开,在那山间岩岩之处都布满了。用短短的竹子支撑着松枝,年复一年,松树的枝条不断增添。 等到以后可以采摘松叶来烹茶的时候,就不应该再去算计靠种植柑橘来换得细绢这些收益啦。 注:“木奴”指柑橘,“缣”是细绢。这里“不应更课木奴缣”意思是有了可以用来烹茶的松叶,就不用再依赖种柑橘换收益了。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