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 其一

不学栽桤业种松,未惭履狶笑屠龙。 许君尽得东坡术,已与先生一事同。

译文:

这首诗名字很长,我们先看正文的意思。 “不学栽桤业种松”:不学习栽种桤树,而是专心致力于种植松树。桤树可能有其他用途或在当时是比较常见的栽种选择,但诗人更青睐种松。 “未惭履狶笑屠龙”:“履狶”指的是做一些实际有用的事情,“屠龙”则是那种看似高深、技艺高超但在现实中没什么实际用处的本领。这句是说自己专注种松这种务实之事,并不因别人去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技艺而感到惭愧,甚至还可以嘲笑那些追求屠龙之技却不务实的人。 “许君尽得东坡术”:我相信你能够完全掌握苏东坡所传授的种松方法。这里的“君”就是杜子师,他得到了东坡公种松的诀窍。 “已与先生一事同”:你现在已经和苏东坡先生在种松这件事情上有了相同的经历和技能啦,也就是夸赞杜子师获得了东坡公种松的真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在表达对种松这种务实之事的认可,同时夸赞杜子师得到了东坡公的种松之法。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