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菊堂读史五首 其四

平生精爽皋夔内,一世功名贝锦间。 再梦令狐亦何事,可能到死未心闲。

译文:

这位诗人写的应该是松菊堂读史五首里的第四首,诗中应该是在感慨某个人。我试着翻译一下: 此人一生精神气质与皋陶、夔那样的贤臣相似,有着高洁的志向和卓越的才能。然而他一辈子所追求和取得的功名,却陷入了如“贝锦”一般(贝锦,指像织贝一样的花纹,这里引申为谗言罗织的罪名)被人恶意诋毁、污蔑的困境之中。 就像有人两次梦到令狐楚(这里用了相关典故,可能指代主人公经历的一些与梦有关的奇特之事),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直到死去,他的内心都没能真正得到清闲安宁,一直被世俗的功名利禄、谗言诋毁所困扰。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