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晁补之 流民 流民 2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晁补之 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译文: 这些流民啊,往日赖以为生的桑田已经没法再依靠来维持生活了。他们只能带着简陋的瓦釜和荆条编的篮子,在道路旁边暂且栖身。 到了傍晚时分,流民们来到榆园里捡拾榆钱。那些榆钱就像那又小又薄的沈郎钱一样,数量虽然不少,却根本无法让他们摆脱生活的困境,真是让人觉得无比可怜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