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关彦远曾彦和集龙兴寺咏隋时双鸭脚次关韵

风起雷塘陵上尘,雨荒苔院两株春。 楼台有迹皆余烬,草木无知尚见珍。 博士独能名玉棐,使君还许寿灵椿。 宣城此物常充贡,谁与连艘送万囷。

译文:

风刮过雷塘,隋帝陵上的尘土飞扬起来,春雨使得长满青苔的寺院里,那两株鸭脚树依旧春意盎然。 曾经的楼台都已化为灰烬,只留下些残迹,可草木不懂人事变迁,那鸭脚树依然被人视为珍贵之物。 当年只有博士能给鸭脚树取“玉棐”这样美妙的名字,如今使君您还希望这树能像灵椿一样长寿。 在宣城,鸭脚子常常被当作贡品进献,可如今有谁能组织起接连不断的船只,运送那成千上万仓的鸭脚子呢?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