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王谏议明叟留饮

云水东游蚤岁怀,半生尘土却教回。 两行堤柳关心在,一点淮山入眼来。 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风稚子喜帆开。 扬州底事牵行色,端为琼花芍药催。

译文:

早年的时候,我心里就一直怀着到东边的云水之间游历的愿望,可这大半生却都在尘世的奔波中度过,现在才得以折返去实现这个心愿。 沿着堤坝的两行柳树,仿佛懂得我的心思般立在那里,而远处那一点翠绿的淮山映入了我的眼帘。 在北省任职的主人骄傲地夸赞着他的美酒,南风轻拂,孩子们欢快地看着船帆扬起。 到底是什么事情牵绊着我要前往扬州呢?原来是那美丽的琼花和芍药在催促着我,吸引我前去一赏它们的风姿。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