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中丞喜文潜病间

携筇过子约朝朝,况是门无百步遥。 午卧檐曦茶可煮,夜谈窗霰栗堪烧。 范鱼何用惊生釜,郑鹿应知梦覆蕉。 试作文殊问居士,从今一饭久如消。

译文:

我拄着拐杖,本就打算天天去看望你,更何况咱们两家相隔还不到百步远呢。 中午时分,屋檐下洒着阳光,正好可以煮茶品茗;夜晚相聚,窗外飘着霰雪,燃上栗木,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就像范雎那样,何必因为锅里突然生出鱼而大惊小怪;也应如郑国人,明白梦中的鹿与现实或许只是虚幻与真实的交织,不必太过执着于得失。 我试着像文殊菩萨询问维摩诘居士那样问问你,从现在起,吃一顿饭是不是很久才能消化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