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呈十五叔父

凌兢瘦马不堪驱,塞眼红尘暗九衢。 太学虀盐聊乐只,故园桃李且归欤。 上书北阙三年困,种豆南山一半芜。 忍志动心天相我,莫惭关吏辱陈余。

译文:

我骑着那瘦弱的马,它已经疲惫得难以再驱驰前行,京城街道上满眼都是飞扬的尘土,把四通八达的大道都遮得昏暗不清。 在太学里吃着粗茶淡饭,姑且还能自得其乐,家乡园子里的桃李正盛,我还是回去吧。 我向朝廷上书建言,却被困苦地蹉跎了三年时光,就像陶渊明种豆南山,大半田地都荒芜了一样,我的抱负也没能实现。 我要坚定意志、触动内心,上天会眷顾我的,不要像陈余那样,因为被关吏侮辱而感到羞愧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