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练定祥符听法

弥天一滴水,何处是曹溪。 若作声来解,还成瞪发迷。 白云遮刹远,翠竹向檐低。 是物元非物,庄周未可齐。

译文:

这首诗比较有禅意,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弥漫天空的一滴水啊,到底哪里才是能开启觉悟的曹溪呢?曹溪是禅宗顿悟法门的发源地,这里象征着能让人获得智慧和解脱的根源。 如果只是从声音的层面去理解佛法,那就如同瞪着眼睛却陷入了迷茫之中。因为佛法的真谛不能仅靠外在的言语和声音去领悟。 洁白的云朵遮蔽了远处的寺庙佛塔,翠绿的竹子向着屋檐低垂下来。 世间的这些事物啊,其实本就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就算是像庄周那样能提出“齐物论”的智者,在面对这其中真正的深意时,恐怕也难以完全做到物我齐一。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