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晓路入西郊,新霜著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译文:

清晨,我踏上了通往西郊的道路,那初降的寒霜仿佛都落在了我的鬓发之上。 我这个贫穷的人,只能向交情深厚的朋友借来一匹瘦弱的马,而临行前,慈祥的母亲亲手为我披上了远行的战袍。 野外一片寂静,狐狸也趁机跑了出来,天气十分寒冷,大雁和天鹅在高空翱翔。 在这艰难的旅程中,我不禁想起了亲人和老友,伤心的泪水滴落在平坦的原野上。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