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道中二首 其一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 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 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译文:

我把船停靠在河边,向四周望去,满眼都是空旷的荒原。太阳渐渐落下山去,在那荒坟之间,狐狸发出声声鸣叫;天气寒冷,村子里时不时传来狗的叫声。 我系好船帆,准备横渡震泽(也就是太湖),冒着风雨,朝着盘门进发。我惆怅地遥想当年夫差的故事,那吴地的山峦似乎还隐秘着伍子胥(被称为“楚魂” ,伍子胥是楚国人)含冤的灵魂。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