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道中示公为

吾方卖剑日,汝正抱孙归。 昭代无官守,平生近钓矶。 青山上野艇,白水到林扉。 晒枣日犹烈,鸣枝风已威。 荒陂民事少,迂径客行稀。 伤雨蝉知默,违霜雁见几。 卜居南县早,收课北庄微。 行李牧儿识,生涯田叟讥。 烝尝了岁事,簦𪨗息尘机。 反舍从争席,行衢莫振衣。 潜逃多落莫,放浪少歔欷。 文字陪吾老,功名许汝非。

译文:

我正在卖剑(表示放弃仕途、归隐之意)的时候,你正好抱着孙子回到家中。 在这清明的时代我却没有官职在身,一生大多时间都靠近那钓鱼的石矶,过着闲适的生活。 青山之下有小船在飘荡,清澈的水流一直延伸到山林中的柴扉前。 晾晒的枣子在烈日下还散发着热气,树枝在秋风中呼呼作响,秋风已显威严。 荒芜的山坡上百姓的事务稀少,曲折的小路上行人也很罕见。 被雨所伤的蝉知道静默无声,躲避寒霜的大雁能预见未来。 你早早地在南县选择好居住之地,北庄的收成微薄。 我的行装连牧童都认识,我的生活方式还遭到老农的讥讽。 完成了祭祀祖先的事情,一年的大事就算了结,放下斗笠和草鞋,停止在尘世中奔波的念头。 回到家中就和众人融洽相处,走在路上不要做出高傲的姿态。 隐居生活虽然多有落寞,但放任自在也能少些叹息。 文字将陪伴我度过晚年,功名对你来说本就不是追求的目标。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