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棠美述志

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锺,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 一年鸿雁识来往,终日沐猴何去取。 甥诗意慕两君闲,读书要在存心久。 平生所谈性命奥,长弃不忧金石朽。 我今颇习鹙子定,犹复晨朝怖头走。 刳心先拟谢声名,不作羊邹凄岘首。 云梯雨矢集无方,我已心灰同墨守。 恐甥自是禹门鳞,未可潜逃入吾薮。 琢磨晚觉孟光贤,畏我放言时被肘。 甥能锄我青门瓜,正午时来休老手。

译文:

### 逐句翻译 1. **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锺,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 陈仲子心甘情愿靠编织草鞋为生,以此来避开那万钟的厚禄;陶渊明坚决不肯为了那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行礼、讨好上司。 2. **一年鸿雁识来往,终日沐猴何去取。** 就像那鸿雁,一年之中都清楚何时该南来北往,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而那些像猕猴一样徒有外表、没有真性情的人,却整日都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3. **甥诗意慕两君闲,读书要在存心久。** 外甥你的诗中表达出对陈仲子和陶渊明这种闲适生活的仰慕之情,读书啊,关键在于能够长久地保持一颗赤诚之心。 4. **平生所谈性命奥,长弃不忧金石朽。** 那些人平日里高谈阔论关于性命的深奥道理,可一旦面临实际,就将这些道理长久地抛弃,也不担心自己的名声像金石一样腐朽。 5. **我今颇习鹙子定,犹复晨朝怖头走。** 我如今也算是颇能体会到鹙子那样的禅定境界了,但有时候清晨起来还是会像害怕头发着火一样惊慌奔走,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纷扰。 6. **刳心先拟谢声名,不作羊邹凄岘首。** 我打算先剔除内心对声名的欲望,不再去追求那些虚名,不像羊祜那样,在岘首山触景生情,留下凄怆的感慨。 7. **云梯雨矢集无方,我已心灰同墨守。** 哪怕敌人的云梯像雨一样密集地攻来,箭也像雨点般射来,而且攻击毫无章法,我也已经心如死灰,就像墨子坚守城池一样,不为所动。 8. **恐甥自是禹门鳞,未可潜逃入吾薮。** 我担心外甥你本就是那能跳过禹门的鲤鱼,有着远大的前程,不应该偷偷地躲到我这偏僻的地方来。 9. **琢磨晚觉孟光贤,畏我放言时被肘。** 到了晚年我才琢磨出孟光那样的贤德,我的妻子害怕我说话过于放肆,时常暗中提醒我。 10. **甥能锄我青门瓜,正午时来休老手。** 外甥你要是能来帮我在青门种瓜,那么到了正午时分就来歇一歇我这双衰老的手。 ### 整体解读 这首诗是晁补之回复外甥棠美的和诗。诗中通过列举陈仲子、陶渊明等古人的事例,表达了对淡泊名利、坚守自我的生活态度的推崇。同时,诗人也感慨自己虽努力修行禅定,却仍难完全摆脱世俗困扰。他鼓励外甥要有远大志向,又希望外甥能来陪伴自己,体现了舅甥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