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答十五叔父任城相会见和诗任城有李白旧游处录于诗中

太华玉莲甘适口,我欲求之青壁斗。 昆仑不睹睹大宛,何异学射中涂还。 平生傲世予南阮,臧否未容留齿间。 七贤远迹冥鸿上,咸也复幸青云赏。 归来浊酒厌独倾,疲马却走诸任城。 红桃白李晚寂莫,黄菊独暴秋阳荣。 谪仙酒楼余旧址,明月年年飘桂子。 不见山东故小吏,斗酒双鱼谁共喜。 恸哭穷涂自古难,不应更待雍门弹。 瓜田今岁初自垦,柴车后日复谁攀。 东阿下望有归意,且为子建留鱼山。

译文:

太华山那如美玉般的石莲,味道甘美十分可口,我真想登上那陡峭如壁立争斗般的山崖去探寻它。就如同没能亲眼见到昆仑,却只见到大宛,这和学习射箭半途而废有什么区别呢? 我平生就像南朝宋的阮咸一样傲世独立,对于他人的好坏是非,我不屑于挂在嘴边评说。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他们的踪迹就像高飞的鸿雁一样高远难寻,而我也有幸得到贤达的赏识。 回到家中,我厌烦独自饮下那浊酒,骑着疲惫的马又前往任城。此时红桃白李早已凋零,显得冷清寂寞,唯有黄菊在秋阳中独自绽放,格外繁盛。 诗仙李白曾经饮酒的酒楼只留下了旧日的遗址,明月每年依旧洒下清辉,仿佛桂子飘落。再也见不到当年山东的那位小吏(可能指与李白相关之人)了,如今还有谁能和我一起,对着斗酒双鱼而心生欢喜呢? 自古以来,像阮籍那样在穷途恸哭就很难做到,更不必等到像雍门周那样的人来弹琴,才触发内心的感慨。 今年我刚刚开始自己开垦瓜田,以后又会有谁来攀附我的柴车呢?从东阿向下眺望,我萌生出了归乡之意,但还是暂且为了曹植,留在这鱼山吧。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