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池雨中二首 其一

小池初凿新得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出汩没西南隈。 井干跳梁百不少,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

译文:

刚刚开凿好的小池塘,正好迎来了一场新雨。那阵阵好似演奏的声音,究竟是从哪里传来的呢? 原来是有绿色的蟾蜍,它那碧绿的颜色和杂乱的草色相互交融。它时不时地在池塘西南角的地方出没,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隐没不见。 井边的蛤蟆蹦来跳去,数量可不少呢。相比之下,洞庭湖里的那些大鱼蛟龙又算得了什么呀。 要是你们这些蟾蜍能唱出胜利的歌曲,就别在月色中停歇啦。在这清凉的夜晚,我愿意和你们一起沉醉其中,忘了回去的路。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