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呈明略

茅焦逆讦磨虎口,何似淳于饮一斗。 终军乘传惊汉关,何似富春投组还。 天下同心乖出处,岂徒黄白马毛间。 鄙夫纷纷烦觖望,负日可堪希国赏。 竹林居士亦何营,江花无限老江城。 那知桥上驷马宠,能作山间蕙帐荣。 兴国寺中四月尾,海棠雪落生红子。 呼门日午醉不应,昨夜君恩赐闻喜。 君不见卒然佳会高欢难,幸值野王聊一弹。 人生歧路易南北,明发云散何由攀。 知君未试餐玉法,我亦欲返焦城山。

译文:

茅焦敢于直言犯上,在虎口一般的危险中进谏,这哪里比得上淳于髡饮下一斗酒,在诙谐谈笑间进言来得巧妙呢。终军年少时手持符节乘车出关,要为国家建立功业,惊动了汉关,可这又怎比得上严子陵在富春山毅然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呢。 天下人虽然有着同样的本心,但是在出仕和隐居的选择上却大相径庭,这可不仅仅是像黄马和白马毛色不同那么简单的差别啊。那些见识浅陋的人总是心怀不满、抱怨连连,他们只知道晒太阳图个安逸,哪里配得上国家的赏赐呢。 竹林居士(可能指友人)又在追求什么呢?只能看着江边无数的花朵在江城寂寞地开放,慢慢老去。他哪里会知道骑着高头大马、享受荣华富贵的荣耀,也不稀罕用华丽的帐幕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在兴国寺里,到了四月末的时候,海棠花像雪一样纷纷飘落,枝头已经长出了红色的果子。中午有人敲门,可他醉卧不起没有回应,原来昨夜皇上恩赐了闻喜宴呢。 你难道没看到吗?突然之间的美好聚会,想要再遇到实在太难了,幸好现在能和你(野王可能是借指友人)相聚,就像听一场美妙的弹奏。人生的道路就像岔路一样,很容易就走向不同的方向,明天清晨大家就像云一样散开,以后又怎么有机会再相聚呢。 我知道你还没有尝试服食仙丹以求长生的方法,我也打算回到焦城山去过隐居的生活了。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