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并答鲁直明略且道见招不能往

铜斗承糟醉张口,口和渔阳拍铜斗。 去年抛却青竹竿,女媭婵媛呼我还。 我初不解世中语,淡面那久王侯间。 未须头出千人上,要有廖君黄子赏。 竹林清风前日生,豫章冥冥云拥城。 二人不来草木长,带铗陆离谁与荣。 步行夺马从此起,谈笑封侯谁氏子。 平生不识笳鼓悲,虚读君诗舍然喜。 君不见大贤远抱与俗难,何须酒盘柔指鸣哀弹。 二人高韵已寥廓,黄鹄之飞那得攀。 绳桥可度见可喜,家贫马骨高三山。

译文:

用铜斗承接酒糟,我喝得酩酊大醉,张开嘴巴,一边和着渔阳的曲调,一边拍打着铜斗。 去年我抛下了钓鱼的青竹竿,就像屈原的姐姐女媭关切不舍地呼唤我回家一样。我一开始根本不理解这世间的那些世俗话语,我面容淡泊,又怎能长久地周旋于王侯将相之间呢。 我并不一定要出人头地、成为众人之上的佼佼者,但一定要得到廖君和黄子的赏识。 竹林间的清风是前些日子刚刚生起的,豫章城在冥冥云雾的环绕之中。廖、黄二人要是不来,这里的草木都会肆意疯长。我佩带着长长的宝剑,可又有谁能与我一同享受这份荣耀呢。 或许我会像古人那样,从步行夺马开始建立功业,谈笑之间就能封侯拜相,可这会是哪个幸运儿呢?我这一生都没经历过笳鼓声声的战场悲苦,读了你们的诗,却莫名地放下了心中的烦闷,满心欢喜。 你看啊,那些大贤之人胸怀远大抱负,与世俗格格不入,又何必在酒桌上让柔美的手指弹奏出哀伤的曲调呢。廖、黄二人的高雅韵致已如天空般辽阔高远,就像那高飞的黄鹄,我又怎么能攀附得上呢。 要是能通过绳桥见到你们,那自然是令人欣喜的事,只可惜我家境贫寒,连一匹像样的马都难以拥有,这路途就像隔着三座高山一样难以跨越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