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常州感慈邦长老

君不见大通方丈空无物,亦不拈椎并竖拂。 本原自性未出喉,已向顶门遭一咄。 感慈神骏渥洼流,壁上高僧莫遣酬。 霹雳一声龙破柱,此中何处有裴休。

译文:

你看呐,大通禅师的方丈室内空荡荡的,没有什么俗物,他也不会像有些僧人那样,拿着椎子或者竖起拂尘来故弄玄虚。当那源自本性的话语还没来得及从口中说出时,就已经在头顶被人呵斥提醒了。 感慈长老就如同渥洼池流出的骏马般神骏不凡。别去管那墙壁上所画的高僧形象,别想着去和他们比较、回应。 就像霹雳突然炸响,蛟龙冲破柱子一样,在这禅机妙境当中,又哪里还需要像裴休那样的世俗权贵来参与呢。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