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赵令佥防御春日感怀

春塍雪消龟兆坼,冻柳冰蒲俱好色。 走马城东眼乍惊,可怜前日非今日。 结交从古天地间,百年谁见一人闲。 王城尘土化衣袷,五鼓驱车休夜阑。 况我崎岖二三子,圣恩释累从瓯蛮。 雄豪久铩酒量窄,耎懦新长诗辞悭。 王孙物外有高兴,数携王赵两红颜。 上书自去千牛卫,挂席欲过三神山。 灰余方烈灶下响,雾廓初见岩中斑。 醉吟谁共可怜春,江南太守旧诗人。 赓酬不减笙磬答,秀发更为烟霞新。 万卷藏书韦杜曲,忆子陈诗一言足。 得意鲈鱼故未餍,多情桃叶应相逐。 努力闲平盛世名,归及春风双鬓绿。

译文:

春日的田埂上积雪消融,土地如同龟壳的裂纹般裂开,冻结的柳枝和冰裹的蒲草都透着勃勃生机。 我骑马来到城东,眼前景象让我为之一惊,只可惜昨日的景色已不同于今日这般美好。 自古以来,人们在天地间结交朋友,可百年之中又有谁能真正得享清闲呢? 在王城之中,飞扬的尘土染脏了人们的衣衫,五更天就要驾车出门,直到夜深都不得休息。 何况我和几个友人命运坎坷,承蒙圣上恩典,才从偏远的南方解脱出来。 曾经的豪情壮志已消磨殆尽,如今酒量也小了;原本的怯懦之感却渐渐滋生,连作诗也变得吝啬起来。 王孙你超脱尘世,有着高雅的兴致,还多次带着王、赵两位红颜相伴。 你毅然上书辞去千牛卫之职,打算乘船去寻访那传说中的三座神山。 就像灶下烧尽的灰烬中仍有火星在隐隐作响,雾气消散后才初见岩石上斑斓的纹理。 在这醉人的春光里,有谁能与我一同吟诗感叹这美好的春天呢?江南太守你可是位旧有诗名的人啊。 我们相互唱和,就如同笙磬和鸣般和谐,诗中流露出的情致就像烟霞般清新秀丽。 你在韦杜曲有万卷藏书,每当想起你吟诵的诗篇,只言片语便已足够打动人心。 你就像张翰一样,为了家乡鲈鱼的美味而辞官,但想必那美味也未能让你满足;你又似王献之钟情桃叶那般深情。 希望你能努力在这太平盛世中安享闲适的美名,趁着春风未歇、双鬓未白之时早日归来。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