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潜馆中作

蓬山前临九轨路,三日街晴案吹土。 直庐凿牖面宫垣,青壁崭崭看垂雨。 殿阁风斜碧瓦寒,翅湿苍鸢不能乳。 却思穷巷亦可言,一埽蚊虻通昔苦。 鬰蒸书课未须忙,午漏传休听天语。 平生豪气对樽酒,山鸡见镜犹能舞。 城南寺近晚堪过,笙歌凉月闻千户。 但忧伏日细君须,割肉无缘待归俎。

译文:

蓬莱馆前正对着宽敞的九轨大道,接连三天街道放晴,案几上都被风吹来的尘土覆盖。 值班的屋子开了窗户正对着宫墙,能清楚地看到青色的宫墙在垂落的雨中显得格外挺拔。 殿阁中风向倾斜,碧瓦透着阵阵寒意,那翅膀被打湿的苍鹰连哺育幼鸟的力气都没了。 这时我反倒想起那穷街小巷也有值得说道之处,打扫一番就能扫除蚊虫,摆脱往日的苦恼。 暑气蒸腾,读书课业也不必那么匆忙,午时的更漏声传来皇上让休息的旨意。 我平生一身豪气,对着美酒就豪情万丈,就像山鸡见到镜子都会兴奋起舞一样。 城南的寺庙离得近,傍晚时分值得去逛逛,能听到千家万户传来的笙歌伴着清凉的月色。 只是担心在这三伏天里,妻子那边,我没办法像过去一样割肉回家做菜给她吃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