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

雪堂蜜酒花作醅,教蜂使酿花自栽。 堂前雪落蜂正蛰,恨蜂不采西山梅。 漫浪饮处空有迹,无酒可沃胸崔嵬。 不知几唤樊口渡,五见新历颁清台。 邓公昔叹不可挽,素衣未化京雒埃。 山中相邀阻筇杖,天上对直同金罍。 只今江边春更好,渔蓑不晒悬墙隈。 百年变化谁得料,剑光自出丰城苔。 老儒经济国势定,近臣献纳天颜开。 蜀公亭上别公处,花柳未逐东风摧。 尚容登堂谭落屑,不愧索米肠鸣雷。 因知流落本天命,何必挽引须时来。 九关沉沉虎豹静,无复极目江枫哀。

译文:

雪堂那里有用花来做酒曲酿成的蜜酒,那用来酿酒的花是主人亲自栽种,还专门让蜜蜂去酿造这美酒。 堂前雪花飘落的时候蜜蜂正蛰伏着,真遗憾蜜蜂不能去采西山的梅花来酿蜜。 曾经那些随性饮酒的地方如今只空留痕迹,可如今却没有美酒来浇灭我心中的忧愁与愤懑。 记不清有多少次呼唤着樊口的渡船,不知不觉已经看到五次新历法由司天监颁布。 邓公昔日的感叹已无法挽回,他的白衣还未被京城的尘埃染黑。 在山中本想相互邀约,却被竹杖所阻未能成行,而在朝堂上却能如同在金罍前一样相对值班共事。 如今江边的春光更加美好,渔人的蓑衣都不用晒,就悬挂在墙角。 百年间的变化谁能预料得到呢,就像那丰城的宝剑之光能穿透厚厚的青苔显露出来。 老儒有着经邦济世之才,能使国家局势安定,近臣进献良策能让天子龙颜大悦。 在蜀公亭上与您分别的地方,花柳还未被东风摧残。 还能登堂与您交谈,话语如落屑般精妙,我也不愧于在这为官拿俸禄,即便肚子饿得咕咕叫也心安。 由此可知,人生的流落漂泊本就是天命,何必非要苦苦去攀附等待时机到来。 皇宫的九重门深沉静谧,虎豹般的权臣也安静了,再也不用极目远望江枫而哀伤了。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