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刘季孙

刘侯岁覆春堤料,居不曾闲须我劳。 未嫌清浊各有携,匪报琼瑶以为好。 吏诃单绞自可更,儿笑接䍠从复倒。 为怜徒步此青袍,重忆归来著黄帽。 官忙未向林野疏,时清不废诗书傲。 梨花如雪许重寻,秋实垂墙晚方到。

译文:

刘侯你每年都要去核查春天修筑堤坝的用料情况,生活不曾有清闲的时候,还得我来慰劳你。 我们都不在意彼此所带酒的清浊,不在乎这些,只愿结下美好的情谊。 小吏呵斥我这单薄的衣服不合体统,这很容易就可以换一套;孩子们笑话我帽子歪倒,我也任它一次次地歪斜。 我怜惜像我这样穿着青袍还得徒步奔走的人,更回忆起过去归隐头戴黄帽的自在时光。 你虽然公务繁忙,但对林泉野趣并未疏远;当下时局清平,你也未曾放弃诗书自傲的情怀。 还记得那如雪般的梨花盛开之景,我答应过会再次前来寻访;等到秋天果实垂落在墙边的时候,我才终于有机会晚些到来。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