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庐陵公,往为学士修书日。 诏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臀鼎腹细诘诎。 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 共和十鼓记亡一,峄山肉在无复骨。 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汉童讹尉律。 世儒诡正何足臧,公家安取千轴藏。 仲尼犹及史之阙,有马借人吾敢忘。 题签甲乙颍水阳,后来胡君癖膏肓。 倾家自构琬琰堂,搜罗近出补厥亡。 荒林圮冢见未尝,南观禹穴计渺茫,闭门睥睨在一床。 常恨平生好古家无力,骑马蹊田观断刻。 中郎二字烦走驿,率更三日劳野食。 长年囊褚况易掷,儿作摹朱妇遮壁。 愿从胡君丐无有,十百数中聊取仂。 胡君今逸民,盱眙不见十五春。 坐令铅椠老壮士,朝廷岂无忧国人。 曩时豪气今谁在,会面只谋千日醉。 听君汗漫驰古先,世事无何付蝉蜕。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
译文:
你没看到庐陵先生欧阳修吗?他昔日担任学士负责修书的时候,皇帝下诏赐给他千金去寻访散失的古籍和文字,许多失传的文章和珍稀的文字因此得以现世。
旧都历经朝代更迭、多次战火,那些古代器物上的文字,有的像量器的形状,有的似鼎腹的样式,笔画曲折难懂。人们只听说过衡山岣嵝碑上的文字,可却难以见到真迹,那上面记载的古代仙人鬼怪之事也让人感觉模糊不清。周代的“共和十鼓”如今已缺失了一鼓的记载;峄山碑虽有拓本留存,但原碑已毁,就像只剩肉而没了骨头。秦朝云阳的八体书法也已残缺不全,以至于汉代的学童在学习文字规范时都产生了错误。
世上那些儒生把错误的说法当作正确的,实在不值得称赞,而欧阳公却能收集千卷的古物资料。就连孔子都还能看到史书里的缺文,我又怎敢忘记有马要借给别人使用这种待人之道呢。
欧阳公把收集的古物资料按甲乙编目,存放在颍水之阳。后来胡戢秀才对收集古物痴迷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他不惜倾家荡产自己建造了琬琰堂,四处搜罗近代出土的古物,来弥补前人收集的缺失。他在荒林和坍塌的坟墓中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古物。虽然想去南方观看禹穴里的古迹希望渺茫,但他闭门在家,看着满床的古物也心满意足。
我常常遗憾自己一生爱好古物却没有财力,只能骑着马到田边去观看那些断裂的碑刻。为了得到蔡邕题的两个字,还得麻烦人奔走驿站去求取;为了看欧阳询的书法,要在野外奔波数日寻找食物。随着年岁增长,收集古物的口袋和包裹也容易丢失,儿子临摹古字,妻子还会用东西遮挡墙壁。我希望能从胡君这里得到一些他收藏的古物,从他成百的藏品中稍微拿取一点。
胡君如今是一位隐逸之人,我在盱眙已经有十五年没见到他了。他整日与笔和木板为伴,慢慢老去,难道朝廷就没有忧虑国家的人来任用他吗?过去的豪迈气概如今还有谁留存呢,我们见面只想痛饮千日大醉一场。听他漫无边际地谈论古代的事情,世间的琐事就都像蝉蜕一样抛诸脑后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