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晁补之 渔家傲 渔家傲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晁补之 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 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 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 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译文: 渔家的人都说他们很自在洒脱,城市的地方他们从未去过。 他们以江湖为生计来源,哪里懂得城市里的那些门道。 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七八条渔船悠然地行驶在清澈的河川之上。 只看见渔人们相互笑着交流,却听不清他们唱的是什么曲子。 忽然间,这些渔船四散着回去了,远方水中小洲的影子也渐渐模糊。 有人说,汉武帝曾用后面跟随的车子把严光载到京城去了,从此他就消失不见,不再有他在江湖的踪迹。 渔家的人到老也不会卑躬屈膝,就像严光披着羊皮袄在湖泽边自在地生活。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