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其三

诛茅斩恶木,众卉方以朋。 掘沙到沮洳,方复见此澄。 客来恍异境,物象初不增。 以此自诳目,果下能日乘。

译文:

清除杂乱的茅草,砍掉那些不成材的恶木,各种各样的花卉才得以聚集在一起。 挖掘沙地一直挖到那潮湿的淤泥处,这才又见到这一汪清澈的池水。 客人到来,恍然感觉进入了奇异的境界,可实际上这里的景物并没有增多。 人们用这样的景象来迷惑自己的眼睛,就好像真能骑着神马“果下马”在这仙境般的地方每日驰骋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