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竹

秋风多烦冤,竹是岁寒物。 朝寒阶玲珑,暮寒阶恤勿。 翻然下一叶,未觉瘦崷崒。 岂无陈根旁,寂莫众头屈。 何时雷填填,看尔射地出。

译文:

秋风似乎带着无尽的烦恼与哀怨在天地间肆虐,而竹子却是能历经寒冬考验的坚韧之物。 清晨时分,寒冷笼罩着台阶,那景象玲珑而清冷;到了傍晚,寒意更浓,台阶也仿佛带着一种凄楚的意味。 秋风翻动间,一片竹叶翩然飘落,但这丝毫没有让竹子显得不再那么高耸挺拔。 难道在那竹子陈旧的根旁,没有新的竹芽吗?只是它们暂时在寂静落寞中屈居地下。 什么时候能响起那隆隆的雷声呢?到那时就能看到它们破土而出,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