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晁补之 试院次韵文潜欲知归期近呈天启慎思 试院次韵文潜欲知归期近呈天启慎思 2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晁补之 眉山得张侯,心许出一手。 临川见蔡子,千载慰邂逅。 邓君起南国,磊磊看三秀。 譬如黄钟陈,我尚瓦釜吼。 欲知归期近,唤马牵出廐。 官壶持饷妇,倾写不渍口。 千章输明堂,勿问草泽有。 群公自凛凛,水镜照妍丑。 译文: 在眉山结识了张侯,我心里就认定他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到了临川见到蔡子,仿佛穿越千载的时光,这次相遇让人倍感欣慰。邓君来自南方,如同那挺拔出众的灵芝三秀一般,光彩照人。他就像庄重典雅的黄钟摆在那里,相比之下,我不过是那发出粗陋声响的瓦釜。 要是想知道我归期临近的迹象,那就是我让人把马从马厩里牵出来。我拿着官府赏赐的美酒回去送给妻子,那酒倒出来时,我都顾不上沾沾嘴唇。 众多杰出的人才就像那高大的木材应该被输送到明堂去,就别再去问荒郊野岭还有没有可用之材了。各位贤能的官员自然是威风凛凛,他们就像清澈的水镜,能把美丑看得清清楚楚。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