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关承议彦远水乐

上盆五尺高,下盆二尺广。 咿呦蚁穴间,飞瀑一线响。 关侯初为此,避世挹萧爽。 晁子亦欣然,闭户穿瓦盎。 虚堂一亩静,纯白四隅敞。 中央浑沌胚,鯈忽所求往。 凿窍令语言,岂但一成两。 危峰下俯瞰,石井黝然仰。 奔泉决眦落,惨澹阴壑想。 明珠溢盘盂,白露湿尘坱。 声音通大道,断竹自谁赏。 何曾戛击阑,缾缶日夜长。 初疑风陨箨,骤雨来莽苍。 乍似酒落槽,夜枕听惚恍。 鸣禽杂啁哳,物鬽乱肸蚃。 相依欠林樾,见蔽頼帷幌。 范侯惊侧耳,李令笑抵掌。 张侯助我懒,不忆税归鞅。 云间余仲弟,聊可乐吾党。 中和非外物,此理未宜罔。 相劝戒勿传,名字遍天壤。 撞钟鼎食事,老罢不知飨。 但怪一世狂,端如转车辋。 能来解幅巾,为子濯泚颡。

译文:

上面的盆有五尺高,下面的盆有二尺宽。 水在像蚁穴般的通道里发出咿呦的声响,如同飞瀑落下,传出一线般清脆的声音。 关侯最初制作了这水乐装置,是为了避世而享受那清幽的意趣。 我晁子也满心欢喜,关起门来琢磨着穿凿瓦盆。 空荡荡的堂屋有一亩大小,安静得很,四面都敞亮洁净。 水乐装置的中央如同混沌未开的胚胎,而那水流就像倏忽二神自在来往。 凿开孔洞让水发出声音,这可不止是一变二的简单变化。 站在高处往下俯瞰,那石井幽深黝黑地向上仰着。 奔涌的泉水仿佛从眼眶中迸落,让人不禁想象那阴暗的沟壑之景。 飞溅的水珠如明珠溢出盘盂,又像白露沾湿了尘埃。 这水乐的声音与大道相通,可这如同截断竹子般的妙音又有谁能欣赏呢? 它并非是人为敲击栏杆发出的,那瓶罐里的水日夜流淌,自然发声。 起初怀疑是风吹落了笋壳,又好似骤雨从远处莽苍之地袭来。 忽然又像是酒落入酒槽,夜里枕着这声音恍惚如梦。 声音里还夹杂着鸣禽的嘈杂叫声,仿佛还有鬼怪在暗中作祟。 可惜这里缺少树林树荫的相伴,还好有帷幔遮挡。 范侯惊讶地侧耳倾听,李令笑着鼓掌称妙。 张侯也让我更加慵懒,都不想着驾车回去了。 云间还有我的二弟,这水乐也能让我们这些人开心。 中和之美并非外在之物,这个道理不应该被忽视。 大家互相劝诫不要外传,免得这水乐的名字传遍天下。 那些钟鸣鼎食的富贵之事,我老了也不想去享受。 只怪这世上的人都太疯狂,就像转动的车轮一样盲目。 要是有人能解开头巾前来,我愿意为他洗净额头。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