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栖禅人,一念超十地。 云何别影事,未免依缘气。 譬如幻男女,机废根随废。 不然怖头走,此病穷三世。 邦公狮子吼,曾使诸天喜。 广说无说时,俱成甘露味。 不知室久如,当有天来侍。 城隅竹坞近,梵刹开严閟。 以彼穴中空,清风自来萃。 我生久更事,求愚不求慧。 清风已说法,不用重宣偈。 开祖照人姿,沧波白苹际。 居然九奏妙,往往鱼龙戏。 济明经世才,雕松识寒岁。 怀宝竟迷邦,此岂非良计。 名山寻胜士,投老终深诣。 我自所蕲廉,蝉叶真堪蔽。
次韵钱济明赠感慈长老
译文:
我听闻那栖禅的高僧,心中一念便能超越佛教所说的十地境界。可为何还会有分别外境影像之事,免不了要依凭因缘之气呢?
这就好比虚幻的男女,机关一旦停止运转,其赖以存在的根本也就随之废弃。若不如此,就如同有人害怕自己的头会消失而惊恐奔逃,这种“病症”会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都存在。
邦公讲法如狮子怒吼,曾经让诸天神灵都心生欢喜。他广泛说法或者不说之时,都如同甘露一般给人带来法益。
不知道禅室长久以来的宁静状态,是否会有天神前来侍奉。城边的竹坞离得很近,庄严幽深的佛寺就开在那里。
就像那洞穴之中,只要有空虚之处,清风自然就会汇聚而来。
我这一生经历过很多事,如今只追求愚钝而不追求聪慧。清风已然在说法了,就不用再郑重地宣讲偈语。
开山祖师有着光照世人的姿态,就像那在清波白苹之间的存在。他的教诲如同美妙的九奏之乐,常常引得鱼龙都来嬉戏聆听。
济明你有着经世治国的才能,就像能在松树上看出岁寒的特性。身怀才华却在世间迷失了方向,这难道真是好的计策吗?
你应当去名山寻找那些超凡的贤士,到年老之时终究能有深刻的造诣。我自己所追求的不过是廉洁,一片蝉叶就真的足以遮蔽我的需求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