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晁补之 礼部移竹次韵李员外文叔 礼部移竹次韵李员外文叔 2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晁补之 东南之美者,见伐以直干。 岂如此君疏,犹作此郎玩。 此郎乃在此,无乃材亦散。 平生吉甫颂,意鄙枚叔乱。 坐狂得此冷,对竹头帻岸。 尚思杀青书,充宇白虎观。 恐此愧子猷,还成倚楹叹。 译文: 在东南地区那些称得上美好出众的竹子,因为它们枝干挺直而被砍伐利用。哪像眼前这些竹子这般疏朗自在,还能供这位郎官赏玩。 这位郎官就待在这里,莫不是他也是个看似无用之材。他平日里就像尹吉甫那样喜欢作正直的颂诗,内心是鄙视枚乘那种以铺陈夸张来作赋的做法的。 他因为性格狂放而落得如此清冷的境遇,对着竹子,他戴着头巾,露出额头,一副潇洒不羁的样子。 他还想着能写出像古代经史那样有价值的著作,让这些著作能堆满白虎观(东汉藏书和学者论经的地方)。 可又担心自己比不上王徽之(子猷)那样爱竹懂竹的高雅情趣,只能像孔子那样靠着楹柱发出叹息。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