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承奉至山从吕龙图晋伯辟秦州机宜

去日剧奔骥,新交非曩图。 怜君事业长,蔚若颐生须。 表东海者谁,君世有显儒。 端委论百揆,鞭弭雄千夫。 二陈诗礼伯,八荀纨绮雏。 尝闻达大家,可以济八区。 功名望圣世,忠孝自吾徒。 我昔拜秦州,词林炳於菟。 见谓可与言,锄荒而破觚。 刳中不宿秽,味道因有腴。 斯文望若人,颠沛一手扶。 白头远绥边,狐兔安足驱。 汲黯在朝廷,永绝淮南觎。 平叔不鬭羌,事正今日须。 今君撰杖屦,还向府中趋。 问讯不弃捐,寄声亦疏迂。 何当质疑义,卖剑老樵苏。

译文:

时光流逝得像飞驰的骏马一样快,新结识的朋友已不是从前所预想的那些人。 我怜惜你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如同那生机蓬勃的胡须一样。 能代表东海一带杰出人物的是谁呢?你们家族世代都有著名的学者。 有的身着礼服从容地议论国家政务,有的手持马鞭和弓驰骋疆场,威风凛凛地统领千军。 就像陈家有陈寔、陈纪这样精通诗礼的贤德长辈,荀家有荀俭、荀绲等八个杰出的子弟。 我曾听说兴盛的大家族,可以救助天下。 在圣明的时代里追求功名,忠孝本就是我们这类人的准则。 我从前在秦州任职时,结识了词章出众如猛虎般的您。 您觉得我是可以交谈之人,让我去除陈规陋习。 我内心摒弃了陈旧的污秽,因体悟道理而生活充实有滋味。 文化学术的传承就寄望于您这样的人,即使在艰难困苦之时也能一手扶持起来。 您虽已白头却还要远赴边疆绥靖一方,区区狐兔之辈哪里值得您去驱赶。 就像汲黯在朝廷,能让淮南王不敢有非分之想。 何晏那样的人不擅长与羌人作战,而如今正需要您这样的人才。 如今您收拾好行装,前往幕府任职。 若您还记得我而不嫌弃,捎个消息给我也算是情谊深厚。 什么时候我能与您一起探讨学问,质疑解惑,那我宁愿卖掉宝剑,归隐山林做个打柴割草的老人。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