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

金明池上柳,人折一枝春。 赠子意不浅,东游云外身。 人生半刺史,朱绶光四邻。 此岂经世怀,但慰垂白亲。 钱塘我旧游,颇复识其人。 不应山水改,但恐猿鸟新。 章台走马客,冠盖尽要津。 窃禄我自惭,便面聊障尘。 亦思一舟去,共醉西湖滨。 时平自行乐,不为千里莼。 归来麒麟上,献纳当及辰。

译文:

在金明池畔的柳树旁,人们折下一枝柳枝,仿佛折下了一份春天的气息。我把这柳枝送给你,这份心意可不轻啊,你即将前往东边那如在云外一般遥远的杭州赴任。 人生能做上半个刺史这样的官职,那系着朱红色绶带的样子,足以让四邻都感到光彩。但这恐怕并非你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大概只是为了宽慰家中年迈的父母吧。 杭州的钱塘是我曾经游玩过的地方,我也还比较熟悉那里的人。想来那里的山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只是担心山间的猿猴、林中的飞鸟可能已经换了一批新的。 在章台街上骑马驰骋的那些达官显贵,他们的帽子和车盖占据了各个重要的位置。我惭愧自己空享俸禄却无所作为,只能用扇子暂且遮挡一下世俗的尘埃。 我也想着能驾着一艘小船前往杭州,和你一同在西湖边畅快地饮酒作乐。如今世道太平,正好可以自行寻乐,并非仅仅是为了那千里之外的美味莼菜。 等你功成名就归来,在朝堂之上,可要趁着好时机多向皇上建言献策,做出一番事业。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