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景文登大安阁

刘侯先将军,忠义当代显。 喑恶指戎虏,却走自相践。 西坡坐首鼠,势蹙不得免。 天怜壮士穷,有子如此鲜。 清时铸农器,文字正须勉。 行吟畔牢愁,愤悱亦足遣。 时来蹑云梯,仰视天宇展。 下俯河两涯,牛马细不辨。 达生匪行怪,未用惊邑犬。 官闲尚数临,閟泽要清浅。

译文:

刘景文的先祖是位英勇的将军,其忠义的名声在当时十分显著。 那将军怒声一喝指向敌寇,敌人们吓得转身逃窜,相互践踏。 西坡(这里可能是指相关事件中的某个人或势力)行事犹豫不决,在形势紧迫之下难以逃脱厄运。 上天怜悯壮士陷入困境,让他有刘景文这样优秀出众的儿子。 在这太平清明的时代,连兵器都被铸为农具,你正应该在文字学问上努力。 一边漫步吟诗,排遣心中的忧愁,心中的愤懑也足以借此消解。 时机到来之时,你就如同登上云梯一般,能仰望到广阔无垠的天空。 向下俯瞰黄河两岸,就连牛马都小得难以分辨。 通达生命真谛的人不会做出怪异之事,不必因小地方人的少见多怪而吃惊。 你在官事闲暇之时还应多来此地,这幽静的水泽要保持清澈浅净。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