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主簿叔文饮北庄

萧条蓐收穷,疏树失秾绀。 北风动地起,云揽红日暗。 李君邀我游,肴蔌治寒檐。 相携二三子,欻若符节勘。 愧非谷口隠,佳会良可暂。 茅堂兀四壁,谁识此意淡。 古径无俗寻,陈编有幽瞰。 一聆君子语,粱肉几厌啗。 归来马河北,寂寞晚舟缆。 吾生事逃伏,优游亦何憾。

译文:

在萧瑟的暮秋时节,秋神蓐收的威力尽显,稀疏的树木失去了那浓郁深青的颜色。 北风猛烈地刮起,撼动着大地,云朵聚拢过来,把红日都遮得黯淡无光。 李君邀请我一同出游,在寒冷的屋檐下摆好了菜肴。 我们几个朋友相互携手同行,就像符节契合一样默契投缘。 我惭愧自己并非像郑子真那样隐居谷口的贤士,这样美好的聚会也只能是短暂的。 简陋的茅草屋只有四面墙壁,又有谁能理解这份淡泊的心意呢? 古老的小径没有世俗之人来探寻,陈旧的书籍却能让人进行深刻的研读。 一旦聆听了君子的话语,山珍海味都让人觉得吃着没滋味了。 我归来时,马停在黄河之北,天色已晚,寂寞地把小船系好缆绳。 我的一生就追求隐居避世,悠闲自在地生活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