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

卢敖游八极,末至北阴墟。 卒然蒙谷幽,睹一奇丈夫。 泪注而鸢肩,深目玄髭须。 轩轩迎风舞,自得乐有余。 见敖默弗言,慢然下臂趋。 敖私蹑其后,若士意不愉。 曰子亦何为,迷缪至此乎。 此虽穷荒北,尚或逢日乌。 过是有玄关,晦墨不可居。 语竟若欺魄,摄身没空虚。 始予读秦记,疑是忽帝徒。 今聆天随言,乃与夸父俱。 逐日下虞谷,力穷尚嗟吁。 阳舒固物理,我亦安于于。 若士独何气,幽沉山海隅。 浑沌死已久,人生信多涂。

译文:

卢敖曾游历八方极远之地,最后来到了北方阴气聚集的荒墟。突然在蒙谷幽深之处,他看到了一位奇特的男子。这人泪水如注,两肩高耸如鸢,眼睛深陷,长着黑色的胡须。他气宇轩昂地迎风起舞,一副悠然自得、乐趣无穷的样子。 看到卢敖后,他默默不发一言,满不在乎地放下手臂快步离开。卢敖私下里悄悄跟在他身后,那奇人心里很不高兴。他说:“你是来干什么的呀,怎么糊涂到这种地步呢?这里虽然是荒远的北方,但有时还能见到太阳。再往北去有一道玄关,那里昏暗无光,根本没法居住。” 说完这话,那奇人就像幽灵一样,一下子消失在虚空中了。起初我读秦朝的记载时,怀疑他是被天帝忽略的人。如今听了陆龟蒙的话,才知道他和夸父是一类人。 夸父追逐太阳一直追到虞谷,力气耗尽时还在叹息。阳气舒展本就是自然常理,我也能安于现状。可那奇人究竟怀着怎样的气概,独自隐居在山海的角落呢?浑沌早已死去,人生的道路确实有很多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