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潜病中作时方求补外

贫炉初著灰,浊酒寒不温。 邻张病未来,独负南窗暄。 昨日往过之,欢喜能两餐。 酲𬪩淟然解,愧无枚乘言。 祝君抱虚一,邪气袭无门。 今晨有起色,迎笑眉宇轩。 扶掖两男儿,总丱佳弟昆。 遣诵寄我诗,妙可白玉刊。 平生俱豪气,见酒渴骥奔。 赐休常苦稀,晨谒良不闲。 约君向南邦,勿厌敲扑諠。 公余未忘饮,何必釂十分。 时平但行乐,卧治安足论。 琵琶五十面,雷雨出鹍弦。

译文:

破旧的火炉刚刚添上些灰,浑浊的酒在寒天里也热不起来。邻居张耒生病还没能过来,我独自辜负了南窗下那片温暖的阳光。 昨天我前去探望他,他精神不错还能吃两顿饭。像是醉酒的昏沉之感全然消解了,可惜我没有像枚乘《七发》那样精妙劝人的言辞。 我祝愿你能秉持虚静纯一的心境,这样邪气就没有可乘之机。今天早晨他有了好转的气色,笑着相迎时眉宇间都显得开朗。 他由两个儿子搀扶着,两个孩子梳着总角,是很出色的兄弟。他让儿子诵读寄给我的诗,那诗美妙得如同可以刻在白玉之上。 我们平生都有豪迈的气概,见到酒就像口渴的骏马奔向水源。朝廷赐予休假的机会常常太少,早晨进宫朝拜实在忙碌。 我和他相约一同前往南方,不要厌烦地方官催征赋税之类的喧嚣事务。公务之余也别忘了饮酒,又何必非要喝得酩酊大醉。 如今时局太平,只管尽情行乐就好,像汲黯那样躺着就能治理好地方又哪里值得多谈呢。到那时,我们可以拥有五十面琵琶,那乐声就像鹍弦弹出的雷雨般激昂。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