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后往棣州试进士

晡时北京城,行李上客槎。 二更无人声,骑马黄河沙。 误缘柳滩中,寻炬知田家。 道有转徙人,襁负依丘麻。 鸡鸣不安枕,仿佛墟里斜。 秋瓜抱子母,荞麦亦已华。 頼兹野物登,尔辈生有涯。 夜宿冠氏驿,旅衾魂梦嘉。 明发萦长坂,晚开堂邑衙。 秋阳此方炽,流汗沾巾纱。 处阴甘吾愿,聊逸岂在多。 有风东北来,惨惨飞雨加。 顷时异晦明,稍瞩天表霞。 仆夫为我言,涂梗绝行车。 且还解吾褚,中林侣群鸦。 诗书维永夕,蚤作从复赊。 岂不有王事,奈此仆夫何。

译文:

傍晚时分我在北京城,收拾好行李,就像那远行的客船准备出发。 到了二更天,四周寂静无人声,我骑马行走在黄河边的沙滩上。 不小心走到了柳滩之中,寻到火把才知道这里是田家所在。 路上遇到流离转徙的人,他们用襁褓背着孩子,倚靠在田边的麻丛旁。 鸡叫了,我睡不安稳,恍惚间看到村落已在斜晖中。 秋瓜有大瓜带着小瓜,荞麦也已经开花。 幸亏这些野外作物成熟,让这些百姓还能勉强维持生计。 夜晚我住宿在冠氏驿,盖着旅舍的被子,做了些好梦。 天亮后我沿着长长的山坡前行,傍晚才来到堂邑县衙。 这里秋日的阳光还很炽热,汗水湿透了我的巾纱。 我甘愿处在阴凉之地,稍微休息一下就好,也不求太多。 这时东北方刮来一阵风,紧接着凄冷的雨纷纷落下。 一会儿的工夫,天色从昏暗变得明亮,稍稍远望还能看到天边的云霞。 仆人对我说,前面道路阻塞,车辆无法通行。 于是我决定暂且返回,解开我的行囊,到树林中与群鸦为伴。 我在这漫长的夜晚与诗书相伴,早起出发的计划又得推迟了。 我难道不想去完成王命之事吗?可又拿这道路受阻的情况和仆人说的话怎么办呢。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