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 其一九

堂堂门下公,英发自初仕。 卷舒固以时,出处不为己。 朝廷登儒辅,德礼民有耻。 岷峨更峥嵘,清风在闾里。 独醒固不恶,既醉又可纪。 成王访落时,百室赋盈止。 吾侪为国谋,私爱不足恃。

译文:

那位声名显赫、令人敬仰的朝中大臣啊,从一开始踏入仕途就展现出了英俊不凡的风采与才华。 他为官处世,能根据时势的变化而灵活应对,就像一卷书画,该展开发挥作用时便展开,该收起来韬光养晦时就收起来。他是为了顺应时势,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来决定自己是出仕为官还是退隐江湖。 后来他登上了朝廷中儒臣宰辅的高位,以道德和礼仪来治理国家,让百姓懂得了羞耻之心,社会风气也随之好转。 他就像岷山和峨眉山那样巍峨耸立,令人瞩目。他所倡导的清正之风,在民间广泛流传,让整个乡里都受到了良好的影响。 保持清醒固然没有什么坏处,但偶尔沉醉其中,那些美好的经历和感悟也值得记录下来。 就像周成王刚即位向大臣们咨询治国方略的时候,百姓家中富足,粮食满仓,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我们这些人应当为国家出谋划策,谋取长远利益,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偏爱和私情,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