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 其一

鸤鸠兴独居,百两谁与将。 未见忧忡忡,既觏为龙光。 吹竽沸齐市,零雨暗空桑。 寒歌牛轭底,激烈气弥刚。

译文:

这首诗不太容易翻译得特别直白顺畅,因为它有一些用典和比较含蓄的表达,下面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像那鸤鸠一样,独自居住,即便有众多的车辆,又有谁能与我一同前往呢? 还没有见到心中所期盼之人时,忧愁就如潮水般涌来,满心都是不安。一旦见到了那人,就如同见到了龙的光彩,满心欢喜。 齐市之中吹竽的声音喧闹沸腾,仿佛热闹的场景背后却有着虚假的繁华。零星的雨点洒落在空桑之地,给人一种清冷孤寂之感。 我在牛轭之下唱起那寒冷的歌谣,歌声虽然在困境中响起,但是心中的激昂之气却更加刚强。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