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玉堂辞

论世以观士兮,集义以为词。 所非正而敢从兮,日可罣而东之。 嗟若士之弗获兮,羌何忿而负石。 繄圣贤之出处兮,惟遵道而守德。 凤览辉而乃下兮,雏犹耻乎腐吓。 非九方之为使兮,夫何足以得马。 庐岑岑以镇楚兮,汹大江之东涹。 分阴阳之晦明兮,钟斯人以正直。 惟天道与地宝兮,非所求其犹爱。 与之全而不用兮,怀斯美以固在。 大固不可以适兮,方固不可以圆。 试回功谢于土谷兮,夫乃同道于禹稷。 譬人生犹吹吷兮,无得丧之可齐。 纷吾何指以为正兮,服吾初其庶几。

译文:

在考量世间之事来观察士人啊,我秉持正义来创作这辞章。 如果所认定的并非正道却还要盲从啊,那就如同想把太阳挂到东方去一样荒谬。 可叹这样的贤士不被赏识啊,何必愤懑地怀抱石头投水。 那些圣贤的出仕或隐退啊,只遵循道义而坚守品德。 凤凰要看到祥瑞的光辉才肯落下啊,那鹓雏还把腐臭的老鼠当作威胁而恫吓感到羞耻。 若不是九方皋那样的伯乐来相马啊,又怎能发现良马。 庐山高耸地镇守着楚地啊,汹涌的长江向东流淌。 它划分了阴阳的明暗啊,孕育出这样正直的人。 那上天的法则和大地的珍宝啊,并非刻意追求却依然令人喜爱。 上天给予他完美的资质却不任用啊,但他美好的品德依然留存。 太刚硬的东西难以适应环境啊,太方正的东西难以变成圆形。 试着像祭祀土神谷神那样回归本真啊,这才和大禹、后稷有相同的志向。 人生就如同微弱的风声啊,无所谓得失的等同。 我茫然不知以什么为正确的准则啊,坚守我最初的信念或许才是正道。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