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衍三日二首 其二

堤沙泥尽未及尘,江波不动风生纹。 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 春容已老有余态,祓禊虽古无前闻。 踏青摸石修秘祝,落日带雨催行人。 听诗对月两不厌,颇觉过目徒纷纷。 君不见天宝杜陵翁,屈宋才堪作近邻。

译文:

堤坝上的泥沙被雨水冲刷干净,还没来得及扬起灰尘,江面上波澜不起,微风轻拂,吹起了细细的波纹。 江里的船只多得数不清,船头像虎头,船尾像鱼尾,那一点鲜艳的朱旗,仿佛是奔涌而来的云朵。 春天的景色虽然已显暮气,但仍有着别样的韵味。祓禊这种古老的习俗,如今却很少听闻了。 人们在这春日里踏青游玩,抚摸石头默默许下神秘的祝愿。夕阳西下,还带着细雨,催促着游玩的人们赶快回家。 听着诗歌,对着明月,怎么看怎么听都不会厌烦,可觉得那些匆匆过目的景象实在是繁杂纷扰。 你难道没看到天宝年间的杜陵翁(杜甫)吗?他有着堪比屈原、宋玉的才华,在诗坛足以与他们为邻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