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关彦长

少年初识字,已诵子虚赋。 尝疑天上人,已离人间去。 蹉跎二十年,久自叹迟暮。 倦游梁宋间,却踏江湖路。 此地始逢君,秋阳破朝雾。 白首鬓毛新,青衫颜色故。 问君胡为然,竟坐文字误。 人事久难知,高才常不遇。 论人较贤智,富贵宁在数。 不见竹林诗,山王俱不与。 湖塘发高兴,山林有佳处。 迨此闲暇时,观游莫辞屡。 功名如附赘,得失何用顾。 但当勤秉烛,长愿随杖屦。

译文:

你年少刚刚开始识字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诵读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了。那时我就觉得你仿佛是天上的仙人下凡,还曾担心你早早地就会离开人间。 时光匆匆,一晃二十年就这么过去了,我常常感叹自己已经到了迟暮之年。这些年我在梁宋一带四处游历,感到十分疲倦,如今又踏上了江湖漂泊的道路。 就在这个地方我才和你相逢,这感觉就如同秋日的阳光穿透了清晨的雾气,让人眼前一亮。你我都已头发花白,鬓角又添了新的白发,身上的青衫还是旧时的颜色。 我问你为何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原来是因为你醉心文字,才落得这般境地。人事的变化向来难以预料,有高才的人常常得不到机遇。 若要论起贤能和智慧,一个人能否富贵哪里是命中注定的呢?你没看到竹林七贤的故事吗,山涛和王戎虽然富贵,却并不被认为是真正的贤才。 湖塘之景能引发我们高雅的兴致,山林之中也有许多美妙的去处。趁着现在有闲暇的时光,我们就多多去游玩观赏,可不要推辞。 功名就像是人身上多余的赘肉,得到或者失去又何必去在意呢?我们只需要勤奋地在夜晚秉烛而游,我也一直希望能跟随着你一同游玩。
关于作者
宋代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