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参寥

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 惟于世外人,相从可忘年。 道人赞公徒,相识几生前。 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 舍策孤山下,一室颇萧然。 林昏出幽磬,竹杪横疏烟。 昨日寄书至,坐想参寥泉。 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 一别今几时,绿首成白颠。 子亦怜我老,我岂要子怜。 会逢万里风,一系五湖船。 酌我岩下水,咽子山中篇。

译文:

我这一生都怀着前往西方净土的心愿,想要摆脱尘世中的种种因缘羁绊。 只觉得与那些超脱世俗的人交往,才能忘却年龄的差距而真心相交。 你这位道人就像是赞公一类的人物,我们不知几生之前就已相识。 你早年就有像阮籍那样放达的言论,晚年又参悟云门宗的禅理。 你隐居在孤山之下,那一间居室十分简陋冷清。 树林昏暗时传来幽远的磬声,翠竹梢头横绕着稀疏的烟雾。 昨天收到了你寄来的书信,我坐着就想起了你所在的参寥泉。 这泉水就如同你一样,遇到任何事物都能呈现出清新妍丽之态。 我们这一别到如今过了多久啊,当年的黑发如今已变成白发。 你也怜惜我已老去,可我哪里是要你怜惜呢。 终会遇到那万里长风,我要驾着船驶向五湖。 舀取那山岩下的泉水来喝,细细品味你在山中写下的诗篇。
关于作者
宋代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