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冥山

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秋风变草木,樵径余薪蒸。 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 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 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 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

译文:

东山的形状就像倒扣着的盆子,山上还有好几层的石塔。这里曾经是前人寻欢作乐的地方,可时光流转,如今它的现状已和它的名声不相匹配了。 秋风起,吹得草木都变了模样,那原本的樵夫小径上,只剩下了堆积的柴草。我环顾四周,自己置身在一片水域之间,甚至都分不清哪是淄水哪是渑水了。 菰蒲这种植物能为人们带来长久的利益,水面上有许多人家张着渔网捕鱼,那烟火气息显示出这里生活的热闹。 我这一生本就爱登山,可到了晚年,感觉腿脚都支撑不住了。别再问我置地的事情了,像刘备那样抚髀感慨自己无用,我又有什么本事呢。 我望着飞鸿渐渐远去,目光也随之拉远,那澄澈的秋水让我的内心也变得平静。 这次登山游览的经历难道不值得铭记吗?我要作首诗歌,记录下我曾经的这次游历。
关于作者
宋代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纳兰青云